2019年12月10日
 
哥林多后书
 
12月10日

扶贫生活

 
作者: 梁家麟牧师
 
讀經:

哥林多后书八1-6

1 弟兄们,我把上帝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
2 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
3 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着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的捐助;
4 再三的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
5 并且他们所作的,不但照我们所想望的,更照上帝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又归附了我们。
6 因此我劝提多,既然在你们中间开办这慈惠的事,就当办成了。

 

八1至九15是哥林多后书的第二个大段落。保罗呼吁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协助他完成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款的使命。

保罗和巴拿巴偕同提多前往耶路撒冷,向其他使徒申述他所传的福音和福音使命,获得了使徒领袖的认可,彼此行了相交之礼。在那次见面里,他们呼吁保罗出力帮助赈济在耶路撒冷的穷苦信徒,保罗一口答应了(参加二1-10)。在其后近二十年保罗的各行程里,不管到了哪个教会,保罗都顺道呼吁他们奉献帮助耶路撒冷教会里的穷乏肢体。

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直接的应用反省。就长期到处呼吁各地教会支援耶路撒冷一事,除了反映出保罗是一个重承诺,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外,也看到他对穷乏者长久不坠的爱心,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对多数弟兄姊妹而言,关心穷人是没有人反对的原则,他们也常身体力行,将原则付诸实践。不过由于个人生活繁忙,难以长期兼顾他人的需要,关爱穷人只能是间歇性地做,所谓偶一为之,就是将之当作一个单次性的行动,譬如参加饥馑活动、到落后地区短宣扶贫,又或者落区探望穷苦长者、派发礼物包等。要他们长期关注和承担同一群有需要的人,并不容易。对教会而言,参与单次性的大型扶贫工作,亦较长期持续性的承担为易。即或是照顾个别的弟兄姊妹,某人进医院做手术,为其募捐百数十万的费用,比为一个失业者每月提供若干补助,更易向会众交代。这也许便是「长贫难顾」的意思吧。

耶路撒冷的使徒请求保罗协助募款帮助当地有需要的肢体,保罗大可为他们筹募一次两次,便算圆了承诺,完成了责任。他没有义务将照顾耶路撒冷穷乏信徒的责任长期承包下来。勇于任事、贯彻始终是保罗的一贯性格。他若是爱一群人,便爱他们到底;他曾在某地的教会服侍过,即或离开了多年,他还是切切关怀他们的属灵景况,愿意为他们的福祉而押上包括个人名声等所有代价。保罗关心的不仅是个人的承诺是否履践,而是受助者是否得到真正的帮助。「我做了,不过对方还是死了,这跟我无关,我已尽了自己的本分。」这番话绝对不会出自保罗的口。

保罗用了近二十年时间来筹募帮助耶路撒冷的穷乏信徒,竭力向他所认识的教会劝捐;什至有趣地,他跟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尚存在过节和芥蒂,许多引致关系破损的问题尚待解决的时候,他已开口向他们募捐。对保罗而言,前半封信责备他们,后半封信问他们要钱,不存在什么冲突;因为保罗不是为自己谋取利益,他乃是全心全意为了众教会众肢体的好处,忘我舍身,全然摆上。

向各地教会募捐金钱帮助耶路撒冷的信徒,这个主题多次出现在保罗的书信里。虽然这是个别性的历史事件,却仍有一定的属灵教训在内(不然圣灵便不会如此引导成书了)。

今天许多教会都习惯在主日崇拜收集慈惠捐献,也定期或间中参与救灾扶贫的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服侍,是「爱人如己」、「施比受更为有福」的具体实践。不过,由于多数教会在扶贫救灾的投入,占其奉献总收入的比例非常有限,除了非常时期(诸如遇上地震等重大灾难)外,什少超过2%的;并且多数的慈惠捐献也仅用在自己教会的肢体之上,所以还是不什理想的,大有改善的空间。不照顾家里的人,比不信的还不好,我当然不反对教会需要照顾自己的会友;但是,我们也得将我们的关怀对象扩大,伸展到教会之外,什或伸展到其他地区和国家。爱心无国界,这是天国子民应有的表现。

我期望教会可以摆脱偏向单次性、突发事件(灾难)的慈惠事工,做更多长期持续性的扶贫工作。贫穷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现实;教会不单要回应一个事件,而是面对一个现实而调校她的存在和使命的形式。贫穷不是一个偶发性的事件,而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所以是无法借单个措施或行动便解决掉的,它要求的是我们坦然直面、长期委身,扶贫是一个生活方式。

耶稣说:「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太二十六11)圣经的清楚教训是:「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申十五11)

这样的教训不仅适用于教会的慈惠事奉,也适用于每个个别信徒。面对穷人永远存在的现实,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与人分享的心态,打造一个与人分享的生活方式。就像昔日犹太人收割时,总要留下田地一角的庄稼给穷乏者和外邦人一样,我们也必须预留收入的某个百份比,用来帮助长期有需要的人。

 
思想:
 

当然,如何帮助是可斟酌的事。有人喜欢参与分享的行动,有人则借助扶贫机构;有人喜欢做紧急的救济,有人则宁愿做教人捕鱼的治本工作。但不管我们如何希望可以彻底消灭贫穷,一天人的罪性未治,一天便仍有穷人存在,我们的分享的生活方式,可要延续到见主面的日子。

噢,这段应用或许略为偏离了本段经文的具体内容,但我希望你同意它没有偏离圣经的一贯教导,没有偏离上帝的心意。你们也去照样做吧。

 
文章及錄音版權屬建道神學院良友電台所有,承蒙允准使用。